“乳”此珍贵 “喂”爱启航!世界母乳喂养周科普宣传活动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08 22:04 浏览量:1
8月7日,适逢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期间,在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指导下,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搭建科普宣传平台,与医疗机构专家、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共同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有关负责同志在科普宣传活动中指出,母乳喂养作为最自然、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降低母婴患病风险、改善母婴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这份“天然的馈赠”值得我们全力守护。而对无母乳、母乳不足情况及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科学选择和使用婴幼儿配方乳粉、合理添加辅食成为关键。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在积极提倡母乳喂养、开展科学喂养科普宣传的同时,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安全监管,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措施,全面提升产品品质,进一步规范标签标识,其中婴儿配方乳粉标签必须标明“0-6个月龄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本产品”,禁止使用“人乳化”“母乳化”宣传,鼓励母乳喂养。截至目前,已批准50余款适用0-1岁婴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乳蛋白过敏、早产儿配方等),可满足我国大部分特殊医学状况婴儿需求。
活动现场,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护士长王静对母乳喂养技巧及常见问题进行了指导,她特别强调:母乳是连续合成的,并无严格“前奶”“后奶”分界点,对新生儿是否吃到足够的母乳,母亲需关注婴儿的有效吸吮而非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杨炯贤则针对母乳不足或不能、早产儿及存在牛奶蛋白过敏、脂肪酸代谢障碍等问题,对乳粉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给出了专业指导,她特别强调,配方乳粉各有特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尚晓瑞则就“辅食添加的时机与方法”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讲解,她指出,婴儿在满6个月之后,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添加辅食,在种类上由单一到多样,在辅食质地上由稀到稠再到粗进行过渡,在食量上由少到多,在口味上应原味清淡,1岁内不加盐、糖、调味品。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网络信息纷繁复杂,非专业推荐误导消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科学喂养需以专业医务指导为准绳,切勿盲从网络流量,愿每一个家庭,拒绝伪科普干扰,用专业知识守护孩子黄金发育期。
此次科普宣传活动除了线下讲座以外,还通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抖音政务号进行了全程直播,让专业知识触达指尖。
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监管机构、医疗机构、新闻媒体的代表以外,还有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茉莉智慧母婴研究院等单位的医护工作者、科普志愿者,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等单位及行业组织的代表。
➤ 监管执法 年报|告知承诺制|食品|质量|消费维权|价格|药品|化妆品|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 广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学习充电 你问我答|典型案例|一日一课➤智库专家 魏均新|王涤非|刘双舟|何茂斌|孔迪|董晓慧|谢旭阳|景卫东|蒋世平|李俊➤产品活动 半月刊征订|图书精选|微课堂|融媒体综合资讯服务|审核宝➤新媒体报告 微信|微博|抖音|头条|快手|消保➤ 社群交流 所长|执法办案|你问我答|广告监管|食品监管
市场监管智能问答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半月刊)全年刊(共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