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红散文:你是我永远的芳华
发布时间:2025-08-10 08:22 浏览量:1
日子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20年前写母亲,还能说母亲秀发飞霜、腰板挺直、走路铿锵有力,如今细细端祥母亲,一头黑发基本上是染的,背微驼,步履蹒跚,走一小段路就会气喘吁吁,但母亲笑声依然爽朗,目光依然慈祥,对孩子们的爱依然如同博大精深的海水般深厚、沉静、清澈,无论多么大风雨,都永不磨灭。
母亲美丽。有些过往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如风一样轻轻地逝去,有些却在记忆的深处历久弥新。在我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开家长会,一来是因为我学习好,会得到老师的称赞,满足小小虚荣心。二来母亲在我的眼里特别漂亮,喜欢小朋友们说:那个梳两条长长辫子的家长是你的妈妈吗?可真好看呢。这个时候母亲往往都会爽爽朗朗地笑,那笑容就像是三月里的桃花。直到上中学,母亲都能坚持在我每天放学后骑自行车接我回家,循着“叮铃铃”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我总能看到母亲站在风中等我的倩影。高三补习那年,母亲每周骑车三十多公里,为住校的我送上好吃的家常烙饼、油炒面、苹果等食品和水果。岁月掩不住母亲的芳华,我看母亲,永远都是她年轻时的模样。
母亲坚强。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多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会经历无言的伤,多痛也要承受,因为要在岁月里成长。外公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那个时候母亲刚刚出生。外婆含辛茹苦将膝下三个女儿养大成人,外婆是影响母亲一生的人,遗传给母亲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毅。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在距离老家1000多公里的“关外”工作,母亲与父亲长期两地,白天下地劳作,晚上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独自一个人照顾外婆、我、弟弟。我和弟弟不仅穿的体面,且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尤其作文,每每都是母亲亲自辅导,总能被当作范文得到老师的夸赞。童年生活虽然颠沛流离,但有母亲的呵护,却也无忧无虑,那个时候母亲在我们眼中简直就是宝库,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十年动乱期间,外婆受到不公平待遇,母亲为此奔走、呼号,在20多岁的年纪,亲自去见的外公的当年战友不下20多位,有时需要坐火车远赴北京、上海等地,有时骑二八自行车60里地当天往返,几年间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证明材料资料足足有一大箩筐。外公被平反昭雪重新颁发烈士证明书、英勇事迹写入当地县志、在烈士陵园重新建碑立传的时候,我分明看见了妈妈含在眼角的晶莹。退休之后的母亲正要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刚满60岁的父亲却不幸英年早逝,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让母亲的世界突然轰塌。母亲差不多用几年的时间才让自己走出了“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阴霾情绪,把思念和悲痛深深藏起,藏到任何人、任何岁月也无法触及的距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母亲豁达淡然的心态,也正是一种人生境界吧。
母亲善良。托尔斯泰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因为父亲是挣工资的,所以在乡下那些年的日子相对好过一些,曾经拥有全村第一台电视机,尽管是黑白的,每天也都会引来许多村民观看。母亲刚结婚那几年,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钱的,借米、面的,母亲不但会全力帮助,而且还会请吃上一顿奢侈的手擀面。母亲那时候连欠条都不让他们打,总是这样说:等他们有的时候,自然会记得好归还,要是没有,也会记得这份情,说不定会十倍地对孩子们好呢。后来,迁到城里,母亲善良依然,在家里一张餐巾纸总是撕开使用,却能为生病的邻居连续十几天无偿地送去可口的饭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鼓励孩子们尽力去帮助,有时是钱,有时是物。她把孩子穿得小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或者送给邻居家孩子,或者小心翼翼地放置到小区旧衣物捐赠箱里。20多年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磨炼了母亲的性格,赢得极好的人缘和家长们的好口碑。母亲的善良,给我们积攒下了一生都受之不尽的财富。
母亲的手边始终放着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总是查一查,床头那个破旧的日记本子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查阅到的资料。母亲最爱的书该是那本《唐诗三百首》了,即便年纪大了,一些诗词还是能信手拈来,一些名著典故依然能脱口而出,母亲爱学习的习惯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母亲喜欢唱歌,会唱好多首五十、六十年代的经典歌曲、戏曲。家里没人的时候她会大声唱,家里人多的时候,就哼唱,她说唱歌能够让人心情愉快,还能预防老年迟呆呢。记得
有一年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写下一首诗《母亲不老》,母亲用爱照亮我每一步行走,我爱母亲的时光永远不会老去,因为母亲拥有永远年轻的品质和独有的青山绿水一样明朗的心。
母亲在她的透明的手机壳里,始终放着一张自己年轻时的照片:乌黑的秀发编着两个大辫子垂在肩头,明眸善睐,温柔似水,像是一朵盛开着的明亮耀人的太阳花。母亲是我永远的芳华,这份美丽,不为岁月所消蚀,不被命运所研磨,不因贫穷而压抑,不以富贵而骄逸,不会随追逐而淡漠,日久弥新珍藏于我的内心深处,值得用生命去珍爱。
- 上一篇:小地主陈典生的家务事
- 下一篇:诱敌深入,再给敌人致命打击!一起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