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立秋海胆肥
发布时间:2025-08-11 06:55 浏览量:1
“海胆吃海藻。大钦岛的海带好,海胆吃得饱,自然长得肥。”干了20多年海胆买卖,收购商刘裕豪看着刚捕捞上岸的长岛大钦岛紫海胆,眼里直放光。
立秋前后,正是“海底软黄金”——野生海胆最肥美的时候。经验老道的“猛子”(岛上对从事潜水捕捞作业人员的别称)们利索地穿好装备,“扑通”一个猛子扎进清澈的海水里。没一会儿功夫,网兜里就装满了“张牙舞爪”的紫海胆。
捞海胆也有讲究。大钦岛乡东村的“猛子”孙冬挑出个头小的海胆,一把丢回海里:“抓大放小,小的要扔回海里接着长,这才是吃长久饭的道理。”
他敲开一个紫海胆,金灿灿、鼓囔囔的胆黄瞬间呈现在眼前,一股香甜味儿也冲入鼻腔,沁人心脾。
水下“猛子”手起兜满、船上伙计分拣麻利、岸上过秤打包一气呵成。靠着冷链运输的“翅膀”,这些鲜甜的海胆第二天就能“飞”上全国各大城市的餐桌。
海胆不光鲜甜可口,更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多糖、钙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健脾开胃、健脑益智、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被誉为“海底软黄金”。
为了这些海珍品,大钦岛乡这几年没少下功夫。大钦岛乡党委书记宋永航说,近些年,大钦岛乡坚持生态养海、产业强海、科技兴海,通过投礁布石,为海胆、鲍鱼、海参等海珍品营造了“海底森林”。同时,借助海带产业的优势,串起了生物链,还探索利用海带试养马粪海胆。如今,这里既有海底野生海胆,也有筏养出来的好货,让海胆这一深海奇珍,变成了夏日海岛餐桌上常驻的“鲜”客。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王烨
责任编辑:杨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