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全球人才——他们是谁,他们要什么,我们如何留住他们
发布时间:2025-08-11 09:13 浏览量:1
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丹麦科学与商业外交中心创始人、丹麦洛斯基尔德大学社科商业学院教授沙哈马克·雷扎伊(Shahamak Rezaei)在以“国际人才交流与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主题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此前,我和主持人此前就相关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我们谈到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全球人才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我最近刚刚与同事共同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是International Talent Management in Times of Crisis(《在危机之下的国际人才管理》)。这本书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人才”?进一步地,我们也尝试对“全球人才”这一概念进行定义和界定。
我们的研究发现,“全球人才”首先是指那些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卓越能力的个体。要更深入理解全球人才及其流动性,第一步是重新理解“人才”这一词汇背后的含义与特征。
从个性特征上看,这些人才通常充满活力、自信,极具目标感,并且非常专注于实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他们渴望被认可,也在意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他们通常害怕自己的才华被浪费,或者被束缚和限制。可以说,他们的核心驱动力是对价值实现的渴望——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回报,更是能力被充分发挥、被看见、被认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完全利他主义的,但也不代表他们只是逐利的个体。他们更像是推动产业和社会进步的“能量源”。他们通常是乐观、努力、社交能力强,极具魅力和成就欲望的一群人。他们不只是创造价值的人,更是能够激励他人、带动环境变化的关键角色。
与此同时,全球人才对于身份认同也有较强的需求。他们往往通过自己的成就来获得自我认可,而这种认可又进一步驱动了他们的形象构建。他们可能是“工作狂”,也可能是战略型的职业规划者。他们深知自己的价值,并倾向于在有利于成长的环境中寻找自我实现的机会。
这些人才广泛存在于各大品牌、企业和行业中,他们不断从外部环境中汲取能量,满足心理需求,追求尊重、独立、声誉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在专业领域内达到顶峰,体验“巅峰时刻”。也正因为如此,全球人才不仅仅是那些完成自我实现的人,更是那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持续突破、不断超越的人才。
理解了“全球人才”的特质之后,我们要思考下一步:我们应如何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潜能?
这涉及多个层面。比如,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和软实力,会直接影响其对人才的吸引力。国家形象与国家吸引力,是相辅相成的。招募人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留住他们。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系统性的机制,构建能满足全球人才心理、职业、社会需求的环境。因为这些人才具备很高的流动能力和判断力——如果一个国家无法满足他们的职业期望或个人发展需求,他们很容易就会选择离开,前往下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我们正在做的,是对“人才”这一概念、尤其是“国际人才”的认知做出最深层次的探索——从他们的心理动因、能力特征,到他们的流动路径、成就动机,乃至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他们“留下来”的选择。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国际人才竞争的格局与成败。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