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多重因素支撑行情

发布时间:2025-08-11 10:53  浏览量:1

【A股配置逻辑转向多重支撑,623行情持续】总体而言,A股配置逻辑已从单纯的流动性驱动转向“政策+业绩+流动性”的多重支撑,但需密切跟踪宏观数据、政策力度及资金流向变化。 上周,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今年以来,小微盘赚钱效应明显,在宏观变量明显变化前,市场或延续私募基金主导的小盘风格,活跃资金跟随形成正反馈,推动指数上行。 从2025年市场表现看,中证2000指数年内涨幅超25%,显著跑赢沪深300等大盘指数,微盘股指数年内涨幅超50%,显示出A股市场“水牛”特征。核心驱动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流动性宽松下的高弹性优势。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如2025年5月降准降息双降,降低市场资金成本,小微盘股对利率敏感度高,构成中小盘成长股估值拔升基础。“类平准基金”托底和外资加码中国科技成长股,市场微观流动性充裕。2025年7月以来,“大盘价值/红利+微盘股”的杠铃策略有向中间段迁移迹象,部分资金关注中小盘成长股性价比。 二是政策扶持与产业升级的共振。国家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23%,年初以来硬科技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改革与化债政策推动的同业整合,激活小盘股重组预期。 三是复苏初期的业绩弹性。“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在中证2000指数中占比超50%,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将释放长期红利。2025年一季度,中证500/中证1000盈利增速转正,高于沪深300,新能源、医药创新等领域中小盘股业绩困境反转能力突出,资金倾向布局远期空间明确的成长标的。 不过,当前中小盘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85%分位,微盘股估值进入极高区间,若后续盈利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调压力。期指端,仍推荐空单为主对冲尾部风险。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