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偷养蟑螂,到新物种以他命名!福州这位15岁少年凭实力圈粉
发布时间:2025-08-11 10:27 浏览量:1
从短视频走红的“昆虫小老师”,到拥有自己命名新物种的少年发现者,15岁的倪皓洋用十年时间证明:人生的赛道不止一条。他的故事启发我们:当教育回归本真,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自然课堂:十万个为什么的野外实践
今年7月,一个名为“皓洋桂齐蛛”的新物种正式发表,它的发现者正是来自福州的15岁少年倪皓洋。几年前,倪皓洋曾因在短视频平台分享昆虫知识而逐渐被大众熟知,从小他就对昆虫展现出非凡的兴趣,甚至曾偷偷在家饲养老鼠和蟑螂,还根据蟑螂的特征起外号叫“小胡须”。
教育理念:
父母是“探险队友”而非“场边教练”
每一次的森林探险,倪皓洋都不是一个人。采访当天,充当后勤队长的是他的父亲。
我在野外观察昆虫,发现很多生物是会跟随自然的脚步演化出适合自己的特征的。比如在水中生存的,会强迫自己学会游泳;在陆地上捕食的,则会演化出快速爬行的能力。它们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适者生存。
大自然带来的启示,让倪皓洋了解到“适者生存”的道理。同时,兴趣驱动型的学习模式,也让他对昆虫的研究更加专注和深入。
倪皓洋的父母也用行动诠释:最好的教育,是守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从玩到专业 小昆虫里的大世界
通过此次跟拍,记者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不是把所有人赶上同一条跑道,而是帮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就像由倪皓洋发现的桂齐蛛——渺小却独特,这正是生命最美的样子。
发现新物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在三年前,还是倪皓洋努力想实现的梦想。
通过昆虫,倪皓洋见识到了福建的生态变化、昆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他希望未来能够考取与昆虫相关的专业,利用昆虫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手记:
在跟拍过程中,倪皓洋教会我们重新定义“有用”的知识——那些让他眼睛发亮的瞬间,不在补习班的题海里,而在枯叶下的蛛网中。当这个少年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昆虫学家”时,我们听见了梦想照进现实的声音。他的故事向我们证明:教育的终极答案,或许就藏在孩子眼中那簇不灭的好奇之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