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池塘枯荷,有一个下联:残荷傲立秋已深,你的上联会怎样对?

发布时间:2025-08-11 15:00  浏览量:2

一池枯荷立,半部岁月诗

作者一莲子

秋阳穿过云层时,我总爱蹲在池塘边看枯荷。那些曾在盛夏撑起绿伞的茎秆,此刻褪成赭石色,像被岁月抽去了水分的毛笔,斜斜插在淤泥里。有老人说这是败相,可我总觉得,它们是在以最倔强的姿态,与季节讨价还价。

忽然想起那句"残荷傲立秋已深",喉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这七个字多妙啊,把枯荷的骨头都写出来了。我对着水面发呆,若要寻个上联,该是怎样的光景?或许该是春末吧,那时新荷刚冒尖,蜻蜓还不肯走,风里都是嫩生生的香。嗯,就叫"新蕊初擎夏尚浅",你看如何?新蕊对着残荷,初擎对着傲立,夏尚浅对着秋已深,倒像是把一年的光阴都收进了这十四字里。

其实我懂,人们爱残荷,哪里是爱它的枯?不过是爱它枯里头藏着的那点劲儿。你看那些蜷曲的叶子,有的卷成了筒,有的裂成了丝,却没有一片是趴在水面上的。它们梗着脖子,像是在跟老天爷叫板:就算落了霜,我也得站着;就算断了茎,我也得朝着天。这让我想起老家院里的那棵石榴树,去年冬天被雪压断了枝,开春居然还抽出了新芽,秋天照样挂了满树的红灯笼。植物比人聪明,它们从不跟时光较劲,只在该扎根的时候扎根,该开花的时候开花,就算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也得把腰杆挺得笔直。

有回傍晚来看荷,正赶上落雨。雨点打在残荷上,噼啪作响,倒像是在奏乐。水珠顺着叶脉滚下来,有的跌进池塘里,惊起一圈圈涟漪;有的还挂在叶尖上,颤颤巍巍的,像颗透明的泪。我站在亭子里,看着那些被雨打湿的荷梗,忽然觉得它们像是一群老兵。是啊,它们也曾有过年轻的时候,那时绿叶如盖,红花似火,蜻蜓是它们的伙伴,清风是它们的衣裳。可现在,它们老了,叶黄了,花谢了,却依然守着这方池塘,像守着一个不肯说出口的诺言。

旁边有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正踮着脚够一片残荷。她妈妈拉着她说:"别碰,枯了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小姑娘嘟着嘴:"可它站得好直呀。"我听了,心里忽然一动。是呀,我们总爱说"风华正茂",可比起那些盛开的花朵,这些枯荷里藏着的风骨,不是更让人动心吗?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那不是衰老的痕迹,而是岁月刻下的勋章;就像旧书里的折痕,那不是破损的印记,而是光阴留下的温度。

暮色慢慢沉下来,池塘里的残荷渐渐成了剪影。远处的路灯亮了,把它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像是在水面上写着一首朦胧的诗。我想起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原来古人早就懂了。他们哪里是在听雨?不过是在听残荷说悄悄话。说什么呢?说春的萌动,说夏的热烈,说那些藏在枯梗里的往事,说那些浸在淤泥里的希望。

临走时,我捡了片落在地上的荷叶。它已经干得发脆,轻轻一碰就会碎,可我还是把它带回了家。我把它夹在书里,想让它替我记住这个秋天。或许到了明年夏天,当新荷再冒尖的时候,我会把这片枯叶拿出来看看。那时我会告诉自己:你看,生命就是这样,有起有伏,有枯有荣,可只要心里有那点不肯折的劲儿,就算到了最冷的冬天,也能熬出春暖花开。

现在你再看那句"残荷傲立秋已深",是不是觉得更有味道了?它哪里只是在说荷呢?它说的是那些在岁月里慢慢沉淀下来的故事,说的是那些在风雨里依然挺直的脊梁,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的那点不肯认输的倔强。就像这池塘里的荷,就算到了最后一刻,也得把影子留在水面上,做个骄傲的标点。

天色晚了,该回家了。转身的时候,又看了一眼那些残荷。它们静静地站在暮色里,像一群沉默的智者。我忽然想,或许不用等到明年夏天,等过些日子下了雪,我还要来看看。看看它们被雪覆盖的样子,看看那些藏在冰雪里的春天,是不是正在悄悄发芽。毕竟,每一片残荷都知道,枯萎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就像那句没说出口的下联,其实早就藏在了时光里:等到春风吹过,新荷总会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