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文竹养出美感,得先学会 “剪” ,再是“养”,两步走就对了

发布时间:2025-08-12 07:08  浏览量:1

文竹枝叶绿油油的如翡翠,叶片如羽毛般轻盈,姿态洒脱飘逸,似竹非竹,气质文静优雅,自带几分书香气息,又能耐阴,是很多人都喜欢养在室内客厅、书房、茶室等地的绿植。

不过,文竹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藤蔓稀疏、张牙无爪或不生长的现象,如果光照、浇水、温度处理不当,又会出现黄叶、落叶,甚至枯萎的情况。

那怎么样才能把文竹养得四季翠绿且充满美感呢?

一、首先,我们养文竹,要学会“剪”

文竹是一种耐修剪的植物,不用担心剪了它不长了。而且,修剪,还有以下几个好处。

1、修剪可控型,让文竹株型长得更丰满、更美观

如果你养的文竹枝条稀疏,则可剪去其顶端嫩芽,促使植株从侧面萌发新枝,以此填补生长的空缺区域。

文竹本质上是一种攀缘植物,随着藤蔓越长越长,可通过修剪手法来塑造优美的形态,及时修剪徒长枝,或给它一个支架它会沿着你设定的方向攀爬。

修剪技巧

拿下面这棵文竹来说,可能从来就没有塑过型,枝条长得凌乱不堪,重心不稳,松散、东倒西歪。

这时,如果你想把它养成不拔高的“小森林”,可对横向的侧枝进行修剪,将生长重心引向树干中央;对向上伸展的过长枝条进行修剪,对过密、过弱的枝条,也进行修剪,让整体株型更加通风透光,利于产生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从而长势更旺。

修剪的时候,记得别齐根修剪,要保留一小段枝条,上面留有一个芽点赋予其成长的空间,便于后续进行造型修剪,同时也能确保切口与盆土保持适当距离,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

2、修剪能救命

当文竹出现大片黄叶时,可通过及时修剪的方式,让它重新焕发生机。如果是浇水过多或病害导致的黄叶,更要及时剪掉,防止病菌传染其他枝条。

修剪技巧

如果文竹整株呈现大片枯黄,但根系没有腐烂,只需将整株枯黄的枝条剪去(别齐根剪,保留约2-3厘米的根茎),它会从根部剪掉的地方,重新萌发新芽。

如果是部分枝条枯黄,先修剪掉枯黄的主枝(保留下2厘米根茎,然后任其自然枯萎),其他的枝条剪去已经枯黄的部分,保留翠绿的部分。

如果是浇水过多,导致根系腐烂引发的黄叶,就要脱盆,还要把腐烂部分的根系修剪掉,在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消毒后,换上新土重新栽种。

二、其次,要学会“养”

怎么养文竹呢?就要顺着它的生长习性去养。

如果,你知道了文竹喜欢什么,又怕什么?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养好它了。

1.文竹喜湿、怕干也怕涝

文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湿润是说土壤的干湿交替,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对空气湿度较高,像在夏天及冬天的空调或暖气房内,水分蒸发快,空气干燥时,就要给它喷雾增湿,或旁边放个加湿器,防止因缺水出现黄叶。

为防止文竹因积水烂根,花盆不宜过大,盆土要疏松透气排水性好,可用营养土或腐叶土+园土+河沙(珍珠岩)配制。

浇水见干见湿的原则,不要直接浇自来水,经晾晒后再用。当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放在散光通风处,它就能保持叶色翠绿,生机勃勃,清新养眼,赏心悦目。

2.喜光、耐阴、怕暴晒

文竹喜光,是喜欢温和的光照或散射光,有利于它产生光合作用,叶色会长得更绿。但是,它怕强光,不宜长时间接受直射光或强光暴晒,叶片很容易晒伤,甚至晒枯萎。

因此,它适宜生长在明亮通风的散射光环境下,它能耐阴,但不能过于阴暗,不然叶片也会发黄,导致生长不良。

3.喜肥,怕贫瘠、怕浓肥和生肥

文竹喜肥,想让它长势旺盛,生长速度快,离不开施肥,但它怕浓肥和生肥。

给文竹施肥,以“薄肥”为主,生长期可用氮、磷、钾均衡的有机肥或腐熟肥,如:饼肥水、黄豆水、淘米水等复合型缓释肥营养液等都可以,它们肥效温和,周期较短,每半个月施一次,只需在浇水时,兑入水中即可。

每1-2年,春季时给文竹换一次盆,在上盆时,可在盆底放入少量有腐熟机肥或缓释肥,至少三个月可无需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