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乐园”

发布时间:2025-08-12 18:02  浏览量:2

中国文化报记者 彭澳丽

夏日的夜晚,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灯火通明,一场别开生面的“暖城爱阅读”宝宝五感启蒙班正在温馨开课。教室里摆放着色彩斑斓的教具,欢快的儿歌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家长敖斯琴欣慰地说:“这个专为3岁至6岁儿童设计的免费课程,以互动体验的方式,激发了孩子在听力、视觉等方面的感知能力,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无限的潜力。”

今年7月,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结合“暖城七点半”夜间文化场景,打造了“‘暖城爱阅读’读者夜校——共享暑期文化夜”活动。活动以低幼至成人的年龄段划分,共设置了四大类活动,全部免费向读者开放。活动负责人说:“我们举办这次暑期活动,就是希望全方位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的需求,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的温度。”

近年来,鄂尔多斯的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鄂尔多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着重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发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漫步在鄂尔多斯的大街小巷,一座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拔地而起——全市目前已建成9个公共图书馆和10个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深入推进更让文化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和服务的无缝对接,市民在任何一个分馆都可以借阅全市图书馆的图书,实现了“一卡在手,全市通读”。同时,在景区内,一座座图书馆分馆和书屋点缀其中,实现了公共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沉浸在书海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跨界合作是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亮点。各级图书馆与新华书店、京东等合作推出的“你阅读 我买单”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少儿阅读体验中心”的打造,将阅读与游戏、科技相结合,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在数字化时代,鄂尔多斯紧跟步伐推动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立各类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让文化资源触手可及。在乡村,小程序“向阳工程”更是打通了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村民通过该小程序便可观看文艺演出、学习农业技术、阅读电子图书等。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苏木乡镇到嘎查村,78个综合文化站和967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建、改扩建的文化场馆相继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每年超过30期的专业培训,更是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鄂尔多斯市文化馆,“文化暖城 你点我送”全民艺术普及项目与市民夜校艺术普及培训人气高涨;农牧民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歌游内蒙古”等文艺活动精彩上演,台下座无虚席。“全市文化馆(站)年均服务人次突破278万,开展文化活动年均逾7800场次,群众文化团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文化活动越来越办在市民心坎上。”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鄂尔多斯市承办的2023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全国地市级文化馆“百馆联动”等活动,更是场场精彩。

与此同时,流动文化服务也在不断供给。一辆辆文化大篷车穿梭在乡村田野间,将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一本本精美的图书送到偏远地区的群众身边。年均近千场的“送文化”活动,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文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