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科谱 I 我国妊娠期贫血现状与挑战:口服铁剂补充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25-08-13 21:41 浏览量:1
近年来,我国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妊娠期贫血这一常见并发症依然不容忽视。尽管整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在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中,妊娠期贫血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中提出了在2030年实现全球充足营养的目标。《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2030年孕妇贫血率
我国妊娠期贫血现状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及《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的多学科专家共识(2022年版)》的数据,我国孕妇贫血率虽较前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孕妇贫血率约为15%-20%,其中缺铁性贫血(IDA)占比高达80%以上。
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有所改善,但妊娠期贫血依然是我国孕产妇健康面临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面临的挑战1地域与人群差异显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妊娠期贫血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和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医疗资源有限,孕妇贫血率普遍高于城市地区。此外,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及多胎妊娠的孕妇贫血风险更高。2筛查与诊断不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导致贫血筛查率低,诊断不及时。据《2021 AOCG妊娠期贫血管理指南》指出,仅有约60%的孕妇在孕期接受了贫血筛查。3治疗依从性差:尽管口服铁剂是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贫血的有效手段,常见的药物包括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但西药铁剂很容易导致妊娠期女性出现如呕吐、食欲下降、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导致孕妇的依从性普遍较差。《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2019》显示,仅有约40%的孕妇能够按照医嘱坚持服用铁剂。4营养知识匮乏:许多孕妇对铁的重要性和合理膳食知识了解不足,导致日常饮食中铁摄入不足。《产科患者血液管理NATA专家共识》强调,营养宣教是提高孕妇贫血防治意识的关键。
口服铁剂补充的重要性
面对上述挑战,口服铁剂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多项研究表明,口服铁剂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贫血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1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2014》,口服铁剂能够迅速补充体内铁储备,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有效提升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连续服用口服铁剂8周后,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平均提高了15g/L。
2降低贫血发生率:定期服用口服铁剂可以显著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2024 USPSTF建议:妊娠期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和补充》指出,在贫血高发地区,对孕妇进行口服铁剂补充可使贫血发生率降低30%以上。
3改善母婴结局:贫血不仅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的多学科专家共识(2022年版)》强调,口服铁剂的补充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专家共识与推荐《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的多学科专家共识(2022年版)》明确指出,对于所有孕妇,特别是存在贫血风险的孕妇,应定期进行贫血筛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口服铁剂。共识还强调了膳食指导的重要性,建议孕妇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结 语 尽管我国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口服铁剂的补充作为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贫血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妊娠女性胃肠道敏感,对药品安全性要求更高。常用西药铁剂胃肠道刺激大,尤其会导致便秘的加重,部分中成药补血制剂不含铁源且组方复杂。 目前已有采用动物血液提取的血红素铁作为生物补铁剂,极少便秘、黑便等胃肠道反应,并辅以黄芪、大枣等制成的中成药制剂,依从性好,孕妇使用后可以显著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