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本书,先读懂自己

发布时间:2025-08-12 17:23  浏览量:1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一部电视剧可以预演,可以NG重来;一趟旅行,走错了路可以掉头;一年四季,种收获、开花结果......而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大河,虽然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但可以选择流入那一条河流!

只不过,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随波逐流,被外界的标准所裹挟。虽然努力活成了别人心中的模样,却失去了真正的自己,丢掉了快乐和幸福。

《洞见不一样的自己》中写道:"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揣摩他人,却很少探究自己。"其实,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读不懂世界,而是读不懂自己。

01

你连目录都没翻开,怎知故事走向?

想换工作,担忧薪资不如现在这个。

想出人头地,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不敢尝试。

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工作又忙,抽不开身,时间也不允许。

可是,很多事情你都还没做怎知结果就一定会很差?就像考试,你还没交卷,怎么就能肯定成绩不理想!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着急翻看别人的故事,却忘了自己的目录页还蒙着灰尘。

有这样一句话:90%的读者会忽略目录,而这恰恰是理解全书的关键。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叙事自我”。就是说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将人生编辑成连贯故事。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是任由外界代笔:父母的期望写成第一章,别人嘴里的标准编成第二章,等到想自己执笔时,发现故事早已偏离内心剧本。

笔握在自己的手里,生活是属于你的,而你的剧本该由你自己书写。

02

别活在别人的书评里

不知道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

把人生活成了"五星好评收集器":上学因为“成绩要好”,继续读研因为"长辈说好",相亲因为"闺蜜推荐",结婚因为“父母关心”,甚至,连朋友圈文案都要参考点赞模板。

哪怕是一本书,一篇文章,我们往往都会以书腰上的推荐语当内容,把他人的评判当真理。

还记得《小王子》里那个爱慕虚荣的人吗?一生只为掌声而活。但你知道吗,再博学多才的人写的书评也替代不了你阅读过得感受;再多么肮脏不堪的字眼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更何况一本绝版的书,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更值得人留恋。

所以,若下次你想问“别人会怎么看我”时,记得把耳朵贴在胸腔,听自己心跳的节奏。因为,自己的人生得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别人的书评中。

03

终章未定,你永远可以重写结局

前段时间着手写一本长篇小说,写了有十章内容了,但反反复复阅读时觉得和自己初期定的目标相差太大,修改了很多内容。看着一张张草稿纸用红笔标记修改的痕迹,突然发现自己的一生就像一张张白纸,每一次坎坷、每一次阅历都像是白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而鲜艳的红色批注就是每一次吸取的教训。至于结局怎么样,只要没有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我仍然可以重新书写。

毕竟,梵高37岁才确定要当画家,摩西奶奶76岁开始作画,那你的故事凭什么不能另起一行?

村上春树曾说:"当你穿过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那么,一本好书,自然就经得起反复修订。因为,图书馆不会因某本书的破损就下架,你也无需因过往定论余生。所以,在最后一行字写下之前,你永远可以:增加新的标题,调整故事的视角,甚至,换掉整个封面。

喜欢就加个关注,认知不清,就会左右摇摆;认知不明,就会违背本心。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