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没了,福报就来了

发布时间:2025-08-16 10:53  浏览量:3

嫉妒心没了,福报就来了,放生多了,自己寿命也就变长了

十不善业中的每一种,都有两种感受等流果。

杀生:前世造杀业的人,今生必然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报应。诚如《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所言:“杀生无善报,短命多诸疾,来世生恶道,具受种种苦。”

杀生不但没有任何功德,反而招致的痛苦相当多。在这些果报中,首先就是会短命,比如有些婴儿刚一出生就夭折;有些人虽活了三四十岁,但突然就遇到横祸,死于非命。而且这种现象在多生累世中经常发生,就像前面讲的那只鸽子,无数世中连续不断地变成鸽身,不可能从业网中脱离出来。

另一种果报就是多病。有些人从小到老一直遭受多种疾病的折磨,可以说有生之年几乎没有不病的时候,吃什么药、看多少医生都无济于事,这肯定是往世残杀殴打生灵的业报,如果没有好好忏悔,以后一定会转生到三恶趣中。

所以,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不要一直冥思苦想非要摆脱这些疾病。当然,你去寻找各种治疗方法,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如果一直认为这些病跟前世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恐怕是不合理的。有些病你花多少钱去治,丝毫起色也没有,但如果去念经,好好地忏悔,效果就特别明显,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病应该跟往昔的业力有关。

当然,也有极个别疾病是四大不调或偶尔因缘而引起的,采用药石之法可以治愈,但除此以外的一些病,就应将精力放在发露忏悔上,下决心痛改前非、弃恶从善。通过这种对治法,罪业得以清净之后,很多疾病会特别稀有地自然就好了。

不与取:前世偷盗的人,将感得今生受用非常贫乏;即便有一点点财产,也会被强夺或偷走,被迫与敌人共同享用。所以,那些一贫如洗的人,与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劳作,还不如积累微如火星般的福德。《决罪福经》云:“种福得福,种贫得贫。先世不布施,今世则贫穷。”可见,发财最主要的因就是布施,假如你即生一毛不拔、悭吝成性,要想得到无比的财富,则无疑是痴人说梦。

放生的意义: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还债

放生就是救急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觉悟放生就是实践

放生就是积极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就是消灾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亲放生就是延寿

放生就是福善放生能助西方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这是因为一个人嘴巴吃的,肚子装的十分有限,所以一个人如果戒杀吃素,少杀掉的生命,免造的杀业,仍然有限,即使我们努力相互告诉,辗转劝说周遭亲友,然而一部分的人相信,一部分的人不相信,真正能够听从我们的劝告从而感化他们不杀生吃素的人也只是寥寥可数。

惟有放生,功德最为无量无边。我们一辈子行善的愿望,可以在一天短短的时间内满足实现,千千万万人累积善事的功德,我们自己一个人便可单独成就。只要有信心努力去做,灾祸危难可以马上消除,福报感应可以马上到来,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人会有例外。

而且一般的善事,虽然也可以匡正大意,改变命运,但必须等待机缘,必须遇上机会才能有所作为。比如说复合别人离异的夫妇,找回别人失散的骨肉,归还别人贵失的钱财,拯救别人垂危的生命等等,功德也都是很大,但这些都不是常常可以有的事情,未必我们能遇得上,就算遇上了,也只是偶然而已,绝对不可能有常常可以持续去做的机会。

惟有放生,最为殊胜。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钱多的时候,我们便买多一点,多放一些生命,钱少的时候,我们便买少一点,少放一些生命。自己可以衡量自己的能力量力而为,没有什么金钱上多少的限制,并且人多人少都可以进行。

所以当一个人身患重病,遭遇急难的时候,自己立下誓愿,愿意广行善事,弥补罪业,藉以延长自己的寿命。当时的发心并非不恳切,但却苦于没有机会碰上适当因缘,而只是苦苦等待,磋砣岁月,徒有善愿却无法着手进行实现,如此怎么能够求得除病消灾延寿免难的种种感应呢?

不如我们自己赶快去放生,短短的时间内即可满足我们的愿望,而且短短的时间内马上会得到成效。放生这件事情,看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也非常容易,感应效果快速,且所得功德广大,一个人放生,可以免除一个人身家的疾病灾难,众多人放生,可以挽救世界的浩劫,改变世界的命运。

如此看来,想要自己所行的善事既深又广,真的非放生莫属。所以说,放生功德最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