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邪修进化到「喝奶茶养胃」?“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口服液出现了”

发布时间:2025-08-17 14:07  浏览量:2

最近“邪修”越来越入侵我原来的知识体系,包括但不限:用蜜雪冰城的鲜橙饮料做可乐鸡翅、假装眼前有一坨屎突然缩脖子以锻炼颈椎、通过看英文版爽文提高词汇量等。

啥叫当代邪修?在热榜上,邪修这个词的解释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邪修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也可以叫推陈出新。毕竟谁说当年刘安在炼丹求长生时不小心把豆腐造出来不是一种邪修呢?

邪修之风又在健康养生领域极为流行,从妈妈辈在厨房里培育酵素到在咖啡里加中草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邪修养生方式。

养生是人到中年的必经之路和必修之课。因为身体的细微反馈都像被弹一次脑瓜崩,不算特别疼但恐惧感总能让你心里一颤。比如越来越畏惧寒凉的体质总会让人悠悠感叹办公室里的空调温度咋这么低;熬夜一次的恢复周期慢慢从一天延长到一周;空腹喝冰美式的钢铁之胃逐渐也遭不住了。

邪修就这样入侵初老人群的生活方式,于是同仁堂里开始卖姜黄暖胃咖啡也不算稀奇,比咖啡更早涉足养生邪修的是奶茶,奶茶可以是牛马的快乐水和社交礼仪,也能成为“新型牛马口服液”。

当同事向我推荐这瓶像奶茶也像一杯五谷豆浆的东西走进办公室,我知道奶茶届又出新物种了。最近互联网上第一批尝鲜的网友把“沪上阿姨五黄慢养瓶”奉为养生邪修,因为它被称为“很适合在三伏天空调房里喝的奶茶”。完美解决了在吃着中药、来着月经又想和小甜水的矛盾感。当然想养生的男性牛马同样适配。

秉持着追热点的职业素养,我们一起品鉴了奶茶新物种·养生邪修版。

如今茶饮品牌各个卷成六边形战士,除了力争成为小料研发专家和种植专业户,还要在包装上拼审美力,首先牛皮纸的包装、香槟色的标签、单手方便携带的方形瓶,就比普通杯子更懂沪上打工人的“优雅”与“务实”,另外也有同事点评颜色暖暖的,很治愈。对于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都市牛马来说,瓶子的好处在于废物利用,适用厨房收纳,瓶子底部有标注的PP5,瓶子材质是可放进微波炉的PP5塑料,耐得住130℃高温。设计团队应该和产品经理对齐了,五角瓶正好对应产品名字里的“五黄”。

所以这就引到“五黄”概念,所谓五黄是指玉米+玉米须+黄豆+小米+南瓜五种黄色食物,配料表“看着就养胃”,如此淳朴自然的组合看得你眉头一皱担心味道会踩雷。但好在入口之后比想象中五谷磨坊轻盈多了。没有谷物磨磨唧唧的糊嘴感,是粮食味牛奶的丝滑感。认真品鉴的话:前调是小米香,中调大概是南瓜甜,尾调是厚重的玉米味。

有同事反馈还能尝出淡淡的茶味。沪上婶子确实往里放了一味茶,从产品介绍来看为了搭配黄色主题和谷物口感,茶叶品种是“黄茶”,据说先用高温深烘,再调以浙江焙茶与江苏玄米,所以茶也带股米香味了。

值得一提的“不加糖选项”出乎意料的获得一致好评。如今控糖是打工人的时尚单品之一,奶茶大战面前控糖是一种必然,同事们互相对齐之后,得出一致结论“5分糖刚刚好,而不加糖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点尤其戳中间歇性减脂、担忧血糖的奶茶爱好者。毕竟点奶茶时,想喝小甜水的左脑和要控糖的右脑总是互搏,因为不加糖是一场风险不小的豪赌,而且大概率逃不过难喝定律。一方面你既希望不加糖就是真正的不加糖,而不是添加人工甜味剂,另一方面你又担心真正的无糖寡淡得不如喝水。

五黄高纤慢养瓶就比较聪明,玉米南瓜本身自带甜味,基底乳也含乳糖,所以两者叠加喝起来比起只加奶和茶的“清水感”风味更丰富,同事评价“喝起来不甜,像豆乳”。不甜,在国内是对饮品评价相当高的赞美。


同事已上瘾

到此已经不愧被网友封为“牛马口服液”,还有更适配打工人的一点是,奶茶里特别添加能嚼的马蹄,“而且个头比普通的爆珠马蹄还要巨大”,最后实在吸不上来的同事决定用勺子吃,“是差不多能当早餐的程度”。

五种粮食谷物被打磨成“五黄乳”,搭配基底乳,相当于膳食纤维植物蛋白和蛋白质都吸收到了,一款真正的“营养快线”出现了。

打工人总是亲切的把沪上阿姨叫做沪上婶子,因为婶子很朴实很贴心。

婶子悄悄学习中医理论,深谙中国孩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思路。所以这次沪上阿姨围绕“五色”取材,遵循四时规律,借助自然之力平衡人的身体状态。超甜903玉米、江西玉米须、菏泽南瓜、沁县小米、绥化黄豆,集齐五种黄色食材,剑指现代人总是养不好的脾胃。

牛马口服液需求大背景之一是当代年轻人溢出的班味,有班味也有“班胃”。“胃病”已经成了当代打工人的工伤,由南方周末发起、拜耳中国公益支持的《2023打工人胃健康洞察报告》显示,高焦虑、高紧张、高压力的情绪「三高」打工人中,有过胃部不适的占97%,确诊过胃病的占76%,均高于全人群整体水平。

饮食不规律、高度紧张和压力反应到身体上,总是先在脾胃闹毛病。胃是一个情绪器官,“胃炎、反酸”更是一个难缠的毛病,治它没有立马见效的药物,它与生活方式紧紧绑定。

于是东方传统的养生概念天然适配“养胃”,黄色食物富含的维生素A、D、纤维素,有助于调节肠胃消化功能。

所以除了五色食补,沪上阿姨提出“慢养”生活理念。所谓慢养就是慢慢来,不是对身体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主打的是改变生活作息和生活方式。偶尔将胃不能承受之重的冰美式替换成五黄慢养瓶,是一种省心易操作的“轻滋补”。也迎合了2025年风靡饮料届“药食同源”的大背景。

将养生文化一直贯穿奶茶产品,沪上阿姨算是行业首创。如今打工人看来的「邪修养生」,沪上婶子早在12年前上海街头就开始叫卖。

2013年创始人单卫钧和周蓉蓉夫妇二人辞职来到上海创业,开始研发奶茶。他们把血糯米、青稞、燕麦等食材融入茶饮中,跨界搭配,创造出了“五谷奶茶”这一新概念。当年7月,他们的第一家25平方米的奶茶店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业,招牌产品就是血糯米奶茶。之后几年,精准锚定“现煮五谷茶”的定位以性价比,沪上阿姨逐渐在茶饮市场站稳脚跟。

沪上阿姨走出了和同行不一样的路子。前有霸王开创轻乳茶赛道,后有喜茶带火羽衣甘蓝果蔬茶,沪上阿姨的底色是谷物养生,并把“养生现制奶茶”玩出了新花样。

创立之初,创始人发现五谷奶茶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上海茶饮品种,但是它适合热饮,而热奶茶显然在天气寒冷的北方更有市场。绕开奶茶激烈竞争的南方“主战场”,沪上阿姨从2014年开始下沉向更广阔的二三线城市,“向北走”之后,山东成为沪上阿姨开店的大本营,并拓展到天津、河北等地。

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在北方市场还是一片蓝海的时候,沪上阿姨很好地把握到这个契机,这种逆向思维造就了其快速发展。”

沪上婶子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花路。在到处都是同质化的果蔬茶和轻乳茶、打成一锅粥的茶饮市场里,把五种黄色谷物粮食融合首创“五黄乳”,这是沪上阿姨擅长且延续本心打造的新赛道。一方面从创立之初就扎根东方饮食习惯,另一方面推崇快时代里“慢慢养生”的松弛感。

茶饮发展到今天早就不是一瓶简单的甜味和水分补充剂了,“情绪抚慰”的效果比解渴重要多了。五黄慢养,表面养的是胃,实则是打工人的情绪。

在城市生活快节奏和强社交的土壤中,打工人能从一杯谷物奶茶开始,找回生活的状态。